开启左侧

走进观夏主理人沈黎的家

[复制链接]
290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1.gif

不知不觉,“观夏”的故事已讲了五年有余,从线上到线下,自京沪至杭州,再到今夏开于成都的“蜀馆“,联合创始人沈黎与团队从成分源头开始萃取东方香,挖掘中国手工艺,潜心古建筑修缮和空间内容表达,向世界传达东方文化新叙事,也唤醒着中国人对文化的自信,也因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对于沈黎来说,好的香气、器皿与物件要用好的空间去承载,那么她会用什么空间,去安放自己的生活?


d2.jpg d3.jpg

沈黎,曾是资深时尚媒体人,如今是东方香品牌观夏主理人,她对发掘东方文化在当下的传播与商业探索,有着独到的理解与尝试。在沈黎的家中,艺术品是勾连时间与空间的钥匙。杨伯都的“在美术馆”系列,由两个色块组成,像肖像画一样去勾画她脑海中的抽象建筑空间。沈黎单纯被它的色彩和看似“不费力”打动了,把它安置在通往卧室的主墙面上。她背后的画作为杨伯都的“在美术馆”系列;这张画让她意外地收获了很多动人的时刻——下午,户外花园里的树叶、花瓣的轮廓,伴着照射进来的阳光,在这张画上影影绰绰的,像是安静的湖面。


沈黎的家,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看,都像是从一个“白盒子”开始生长。原本,这里是为传统意义上稳重成熟人士建造的居所,有厚重的颜色和木饰板。沈黎觉得“不够轻盈”,不是自己喜欢的风格。

一个合适的范本是美术馆和画廊,沈黎没有请设计师,因为她需要做的重要步骤是“拆”。拆除繁杂细节对生活内容的喧宾夺主,拆分自我在家内、家外的不同节奏,让一切回到一张白纸的状态。白纸意味着可能性,在上面作画,是家主人对生活的动态感知。


d4.jpg
客厅里的沙发出自Arflex,靠垫来自Norhla,地毯为毯言织造“中国大师系列-谭平”的《苍翠欲滴》。


当初决定选择这幅,有艺术领域的朋友对她说,这幅作品更处于艺术家从真正的美术馆空间到抽象观念空间转型的中间阶段,并不是艺术家最有辨识度的作品。但艺术品与人的关联是动态的、非一成不变的。


说不清是东方香的气质改变了沈黎,还是沈黎内里的个性以东方香为形式外显。在描述“美”时,她常提到“风雅轻盈”,提到“江河湖海,诗书画卷”。这是一种不凭借眼睛,而是凭借多重感观对氛围的转译——是一种女性的天赋。她在选择合作的手作艺术家时,会特别在意他们创作背后的叙事。


d5.jpg

墙面悬挂着杨伯都的作品《在美术馆 2023》,淘回来的老式钢琴上摆放着蔡锦的作品《风景29》,艺术手办出自季鑫,旁边的对饮香薰系列来自观夏。地面铺设的地毯为毯言织造的mini tan系列,林芳璐,《彩虹之门》。


而如果要在她收藏的艺术作品中找共性,或许是它们都或明或暗地在描述一段故事。她尤其关注80、90一代的女性当代艺术家,这个关切中的一部分是完全自发的。“出于一种女性的直觉,出于从她的色彩和作品当中传递出来的观念,是对她想表达的故事性的一种本能喜欢。我会觉得这些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放在你的空间中,会陪你很长一段时间,”沈黎说。


而另一部分,与当下有关。她希望能慢慢和这些艺术家一起见证时代。”因为我们都在成长,每个阶段,你选择的家具、器 物,都是当下的记录,艺术品也是。当我开始收藏艺术作品时,还是想和我同龄人的作品在一起。”


d6.jpg d7.jpg

沈黎没有为郁金香桌配同款餐椅,而是依照眼缘混搭。桌面上的器物来自观夏发掘与支持的中国手作艺术家,沈黎每天都会使用它们。餐桌背后的画作为卜镝的《2018.3-4》,艺术家此幅形似蕨类植物的作品,以自然、树木为灵感,用画笔呈现出他对自然的感悟;郁金香餐桌、餐椅均来自Knoll,摩天楼高背椅来自Cassina。桌上的花器来自张云飞的《时间褶子 03》,玻璃器皿来自覃玉玲,香薰蜡烛为观夏的东方文学系列。


从空间角度说,这个家的“心脏”是以餐桌为原点构成的小宇宙。郁金香桌是第一个进场的家具。因为没有过多线条干扰,这个窗边角落被完整交给了人的活动和关系本身。这里是她每天久待的地方,也是整个家情感的流动场。烟火气的一餐一饭,愉悦享受食物的过程,阅读、书写、和朋友交谈的轻松氛围是这里的主角,卜镝的画作不争不抢,成为这些生活轨迹的背景。


d8.jpg

开放式的西厨区域,不出差的时候,沈黎每日都会选择喜爱的器皿,用咖啡机做一杯咖啡,她笑称自己咖啡“拉花”的技术日日精进。岛台上放置着张云飞的作品《身体容器 08》,来自方凹国子监;蓝色装置艺术品为李姝睿的《仿生樱桃》;操作台上方悬挂着远方作品《瓶浅》。


窗外的院子还没完全规划好,画作先将“园圃”搬进了她的餐厅,“就像是一个文人的花园,非常有风骨,但是又非常深邃幽静。”这里是家中相对稳定的场所,“变量”是插花、桌面上把玩的器物、起起伏伏的话题,但等所有“变量”相互作用,这儿又会成为宁静的画中花园。而如果把尺度交给时间,沈黎的家本身就是一幅层层晕染的创作,它尚未完成,或永远未完待续。


d9.jpg

和家人朋友一起去使用,去真实感受喜爱的器物带来的滋养,是沈黎最享受的时刻之一,这也是一种放空。右上方悬挂着远方的作品《无意》。


没有遇到合眼缘的,那就让它先空着吧。在家这件事上,她希望抛弃结果论,放掉设计思路和理念,把在其中碰撞出新氛围的可能交给感性。“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思考和表达,空间是一个容器,是记录你成长,记录你对生活、对人生思考变化的载体。”


有段时间,她喜欢粉红和编织质感,于是果断购入了Bottega Veneta的少女粉色的单人沙发。但后来,她的审美慢慢变得素净,偏向“空、静、雅”,粉沙发就被搬到了安静的角落。比起字面意义上的“所见即所得”,沈黎更希望自己的家是可解读的,正如少女粉沙发也是她的历史,是一个令她真心喜悦的时刻,是她的一部分。


d10.jpg d11.jpg

这里是沈黎的“第三空间”,是她常常独处的地方。空间里的沙发出自 Arflex ,她身后的画作是苏予昕的《河流折》,左侧的白色花器为张云飞的作品《聚集来自乱世的能量》,地毯为毯言织造的“包豪斯系列6”的《粉》。


大的改动只发生在两处——楼梯和她常用来独处的“第三空间”。沈黎把原本四方规整的楼梯,变成了圆形步入的样式,围栏扶手有圆润的线条和弧度,这也是大的美术馆经常选择的楼梯样式。有趣的是,尽管有明确的喜好,她还是保留了原精装的门和柜体,在这个家中留存了少许空白和繁复间的“灰色地带”。


一方面,这是她性格里的包容;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次尝试。在这个不同个体、不同代际生活方式千差万别的年代,她想要实验,如何像水墨相融一样,去重塑一个重精装的家。


d12.jpg

主人调整了原本的楼梯间结构,令上下通道的线条更加轻盈柔和。楼梯上的作品来自艺术家张永宏。


影音室是沈黎和先生一起拼乐高的地方,他们会主动在这里创造两人的相处记忆。而在阳光房,她拆除了多余的墙壁,换了浅色的地板。这个“第三空间”专属于她,没有任何功能性家具。苏予昕的作品《河流折》让原本素淡的空间一下变得热闹,就算是夜晚,也好像有阳光进入。她坐在那里,仿佛身边有蜜蜂、蝴蝶飞舞,会闻到蜂蜜的味道。

每天晚上她会待在这里,把白天接收到的纷杂信息,卸载、放空。这时,她脑子里也会想事情,想到第二天清晨启动咖啡机,唤醒新的一天;想到早餐用什么水果盘;想到用张云飞和覃玉玲的器物插花、盛茶……在艺术品、器物和生活的陪伴下,居住的喜悦是润物无声的,就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


d13.jpg

在主卧中,充当边几的座椅出自Knoll,床头柜依然虚位以待,沈黎对此有充分的耐心。床出自写意空间,上方的画作为王濛莎的作品《夏帷》。


比起字面意义上的“所见即所得”,她的家是有故事的,可以被读懂的。留白、有呼吸感,就像中国水墨画那样轻盈,是观夏主理人沈黎对家与空间的期许。而她喜爱的器物、收藏的艺术品,持续丰富着这个风雅的期许,既是东方的,又是当下的。正如她主理的品牌做东方香,对香气和居住质感的偏好一致——不是西方油画式的扑面而来的浓墨重彩,而是回归留白,有呼吸感,就像中国水墨画那样。


“未来,观夏将着重去做的,就是让老的建筑里面,充满属于人的温度。”沈黎如此谈到,从香气、工艺到建筑、空间,观夏每一次的进化,都在尝试与人发生着更深层的连接。而她自己的家,亦充满了同样的初衷与触动之时。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