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设计师Alin--她将儿时的家,改造成120㎡父母养老房

[复制链接]
597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设计师Alin是江苏启东人,从小和父母生活在120㎡的老房子里。“直到上大学才离开,里面充满了儿时的记忆”。去年3月,作为从业7年的设计师,Alin决定帮父母重新装修这套老宅。

120㎡的房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Alin淘汰掉老一辈的成品家具和硬隔断,采用开放式的布局;改变开门方向、重整昏暗的玄关;还从云南寻来百年古木,让家散发出温润与侘寂感......

热浪滚滚的盛夏,Alin回到启东的老房子,和父母一起喝茶。做设计师多年,怎样重新审视自己从小最熟悉的家?如何把一套不大不小的户型改出新意?怎样帮父母打造一套理想的养老房?一起来听听Alin的改造心得。

以下是Alin的自述。

d1.gif d2.jpg

我是江苏人,从小长在启东。启东是个典型的沿海小城,离上海很近,开车也就两个小时。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和父母一起去海边捡贝壳、捉螃蟹,在沙滩散步。我们一家都很爱自然,这几乎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设计理念。

d3.jpg

启东的海边

自打记事开始,我就住在启东市里的这套房子里。房子面积不大,总共120㎡,早年是妈妈来负责装修的,典型的“上一辈”的装潢方式,电视柜、书柜都是成品家具。相比于我们今天常见的定制化设计,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尺寸也有出入。

所以我其实老早就想翻新这套老宅。我大学时学的是建筑设计,如今转向室内行业已有7年了。随着经手的案子越来越多,总会时不时想起父母家的一些细节,想着哪些空间可以利用得更好、哪些收纳柜可以更加方便……重新设计这套从小住到大的家,对我来说多少有点“使命感”。

d4.jpg

90后设计师Alin

d5.gif

Alin的室内设计作品

玄关是我首先“开刀”的部分。

原本的入口面朝次卧,是个狭窄的暗厅,空间逼仄,储物也不方便。于是在新的方案中,首先就是改变开门的方向,让它正对客厅。这样,进门之后,视线所能触达的空间就是完整而有纵深感的,会比之前通透很多。

d6.jpg

改造后的玄关

d7.gif

Alin在玄关新增了隐藏式衣橱

之前接触的很多业主,都想要在这样“不大不小”的户型中尽可能增加功能性空间,比如书架、衣柜、或是卧房。但其实很多时候,反而是留白、让空间保持完整,才让家看起来“更大”,这是一个视觉上的小窍门。

d8.jpg

Alin的手绘草图
留白可以让空间更加宽敞

d9.jpg

Alin调整了玄关的进入方式,让空间更加通透、完整
尽头处是小型水吧

昏暗的小玄关被我直接合并到了次卧中,客厅的尽头,加入了一个小型水吧。说起来别人都不相信,我老爸是家里第一个喝咖啡上瘾的人。他自己买了很多咖啡器具、研究不同种类的豆子、做手磨咖啡……后来又喜欢喝茶,所以这个水吧几乎是为他准备的。

d10.jpg

妈妈在做咖啡

d11.png

咖啡器具

水吧旁边,是我小时候学习的房间,长大之后就空着,现在改成了一间小小的茶室。这个空间紧挨着客厅,装上一扇推拉门,随时可以开合。

d12.gif

茶室

d13.jpg d14.jpg

茶室的推拉门,采用木结构镶边,当中是障子纸

有客人的时候,老两口就一起会客;平时如果需要独处,爸爸在水吧做咖啡,妈妈在茶室里看书、织毛衣,彼此之间都留有足够的空间,私密的同时,尺度又十分亲近,随时能彼此照顾。

d15.jpg

从玄关进来,左右两边分别是厨房、客厅和餐厅,这里没有做任何的硬隔断,几个空间完全是相通的,妈妈在厨房烧菜的时候,一回头就可以看到餐桌、客厅。安全、方便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几个空间的使用率。这也是一个能够把有限的空间越住越大、越住越舒服的设计秘诀。

d16.jpg

开放式餐厅和厨房,空间彼此连通

虽然没有硬隔断,但我在餐厅的对侧增加了一道“花墙”,这里面有几个原因。首先,这堵花墙的背后是父母卧室的入口,所以它实际区分了家中的公共与私密空间;其次,对于主卧来说,花墙也充当了一个小“门廊”,米白色半墙所形成的半围合空间为进入增添一种仪式感。

d17.jpg

餐厅、厨房与“花墙”

第三,特意把这堵墙设计得“隔而不断”,从方形的框景中隐隐约约透出后面的空间,是为了强化客厅与餐厅在纵深方向上的空间延伸感,就像是我们传统空间中的“月亮门”,在虚实变化之间增加了视觉的层次。

d18.gif

透过“花墙”可以隐约看到后面的空间,增加了视觉层次

客厅是连接几个公区的中心点。小时候就常常跟父母一起围坐在这里,晒太阳、聊天,妈妈不紧不慢地织着毛线。在这次的新方案中,我选择了无主灯的设计,这可能是唯一一个父母很难接受的改变。

d19.gif

客厅采用无主灯的软膜天花设计
为室内提供柔和又充足的光线

d20.png

Alin的妈妈在客厅阳台

d21.jpg

窗帘采用棉麻的罗马帘,相对垂帘来说更有结构感,也可以调节进光量

为了说服他们,我带着老两口去看了很多之前落地的项目,去实地感受。很多上一辈的业主都有这样的顾虑,总觉得房间里没有主灯就不够亮。实际上通过重点区域的射灯照明、配合大量的氛围灯带,空间中的亮度完全是够用的。如果是在厨房、水吧台这些需要进行操作的位置,也会相应地加大照度和灯的数量。

d22.jpg d23.jpg

房间中一些不同的照明方式
氛围灯、灯带、台灯、落地灯相结合
光线柔和、均匀

d24.jpg

家具是我一手选的,有的是老宅中一直用的,承载我们一家三口的很多回忆;还有一部分是专门由上了年头的古木定制而来,都是非常古朴的风格,有些侘寂的味道在里面。

d25.jpg d26.jpg

客厅中的老家具,充满侘寂感

对这种风格的偏爱源于我大学时候的经历。当时在云南读书,特别喜欢古城里慢悠悠的调子,古朴又充满烟火气。爸妈也曾经来云南和我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就住在古城的民宿里,用当地的老家具。所以这次重新装修的时候,就想到通过设计原创家具,还原出云南质朴、自然的感觉。

d27.jpg

Alin在云南读书就很喜欢谢柯老师的既下山·梅里酒店
家中也用了很多他设计的家具产品

餐桌、茶几、椅子,都是从云南西双版纳的工厂定制的,木头都是当地傣族传统民居的“拆房老料”,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

d28.jpg d29.jpg

Alin前往云南西双版纳的古木加工厂

我们在当地和老师傅沟通,为家里的椅子选了缅甸柚木,茶几是楠木,餐桌则是来自傣族的古木,表面做了风化处理后,再上一层黑漆。

d30.jpg

古木餐桌的定制过程

这些老木头打造的家具不像新家具那样看起来有些“陌生”,经过长时间的风化洗礼,它们所散发出来的温润气息,就像个多年老友,让翻新后的空间也不由自主地焕发出一种熟悉和亲切感。

此外,老木头也不怕磕碰,不需要随时维护、打理,用得越旧越耐看,这对于父母一辈的人来说省去了很多麻烦。

d31.jpg d32.jpg

家中的定制古木茶几、椅子

我工作室里的小茶几也是从西双版纳这家工厂淘来的,每次用起来都感觉自己不像在上海,而是在野外、在雨林中,那股有点“冲鼻”的老木头味道,一下子会把人带到自然中,通过嗅觉去达成一种空间的转换。

d33.jpg

Alin工作室中,从西双版纳淘来的古木茶几

与这些古木家具相配合,家中的柜体、层板,也都采用了天然的木质材料。我选了4种木头:尤加利木、苹果木、胡桃木、和塔橡,将它们碳化混拼后,上一层透明的木蜡油,就能还原出木头本身的质感。

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木材,尤其喜欢其中那些微小的裂痕和独特的肌理,苹果木的红润,胡桃木的深邃,橡木自然火线和结疤,在我们看来各有各的美。

d34.jpg

由4种木头拼接而成的木板

d35.jpg d36.jpg

父母卧室中,柜体采用木质材料

公区的地面采用了天然的洞石,每一块的颜色都有微小的差别。更有趣的是,由于洞石属于砂岩类的材质,本身就包含一些贝类的小颗粒在里面,用在我们家,很巧妙地呼应上了启东的海滩,呈现出一种被风浪“侵蚀”过的感觉,摩擦力也大,父母踩上去不会太滑。

d37.jpg

客厅、走廊采用不同颜色的洞石铺地

我曾经的房间最终在爸妈的坚持下还是保留了下来,作为次卧使用,但在睡眠功能的基础上,我们商量着把阳台打通,增加了一个“小氛围客厅”。

d38.jpg

将阳台改造成小客厅

还是采用与主客厅相同的罗马棉麻窗帘,充分的滤光和保证隐私;同时,一级台阶的高差、相互呼应的深色古木,烘托出这个小客厅的温馨和仪式感。如今,我不在家的时候,父母也可以时常到这个小客厅来坐坐,获得一种相对于主客厅来说更加安静、闲适的体验。

d39.jpg

小氛围客厅
同样采用云南古木定制家具,搭配深色地板

d40.jpg

次卧中的“壁龛”
由储物柜改造而来

次卧中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小细节:嵌入到墙体内的“壁龛”,由原本的储物柜改造而来,只是这次没有再做封闭式的柜体,而直接采用和墙面一体化的开放式设计,承重板就选择了肌理感突出的老榆木,强调了古朴的意味。

我从小到大收集的玩偶、摆件,妈妈一直不肯扔,觉得很有纪念意义,如今正好放置在这里,也算是一种新房子与旧时回忆的连接吧。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