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首发] 叶智杰 / 染榕城古韵·展进贤书香

[复制链接]
573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w1.jpg

进贤书城位于广东揭阳,进贤门是揭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揭阳原有东西南北门和进贤门,进贤门居五门之冠,是揭阳古八景之一,称“谯楼晓角”,雄伟壮观,是揭邑名城的历史文物。

进贤门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正面朝东。因通抵学宫,取增进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

探索揭阳本土文化

本项目扎根于揭阳当地文化,搭建起一座时光隧道,串联起城市的峥嵘往昔。打造具有鲜明城市标志的产品。呈现一种文化底蕴的生活方式与书店相结合的美好体验,强调城市文化的生活方式新维度。

设计之初,在考察搜集的多种揭阳当地元素,选取了“老城”“老街”“老屋”为元素融入建筑空间,展开城市缩影的探索之旅。

---《老城》---

w2.jpg

礁楼晓角-潮汕古城门建筑中的佼佼者。明、清时期,城楼上设有更夫,每当残月西斜,晨曦初现,更夫吹响报晓号角,角声随晨风传遍全城。

另据《县志·物产》载:“揭最多榕,故名为榕城”可见揭阳境内自古多榕树是“余荫百里凉”的“古榕乡”所以,以榕城名县治。另外有诗为证《金城榕色》“乔木森森望郁苍,相传岭国古榕乡。四时霜盖烟疏密,一片云丛绿混茫。道左何年杕杜,州南此日涌甘棠。天为炎土垂休息,故使余阴百里凉”该诗进一步诠释了关于揭阳自古多榕树的事实。

w3.jpg
△入口门厅

w4.jpg
△入口门厅

w5.jpg

入口门厅与收银台背景取进贤门城楼意境

w6.jpg
△书店首层

进贤书城从揭阳的文化底蕴出发,结合场地所处的位置,以新的形态传递揭阳记忆。进贤书城,是对“进贤门”的再演绎,意在与时俱进,将文化传承,兼容并蓄。

w7.jpg
△书店首层


△书店首层

w9.jpg
△书店首层/图书区

w10.jpg
△书店首层/活动区

在潮汕地区有不少独木成林的例子,很多的乡间村头埕尾,都种植有榕树,大多是创寨时先人所植风水林。由于潮汕地区潮湿多雨,非常有利于桑科榕属植物的生长。现如今大多枝繁叶茂。大榕树,见证着老城内的多少风风雨雨而屹立不倒。

w11.jpg
△书店首层/咖啡区

w12.jpg
△书店首层/活动区

揭阳城为什么叫榕城?郭之奇曾写过一首《金城榕色》的诗,诗云:乔木森森望郁苍,相传岭国古榕乡。四时霜盖烟疏密,一片云丛绿混茫。道左何年歌杕杜,州南此日诵甘棠。天为炎土垂休息,故使余阴百里凉。该诗关于榕树的描写进一步诠释了关于揭阳自古多榕树的事实。明代揭阳桃山人刘汉写过一首五言诗《榕水流声》:古榕潮汐地,百折绕平田。吞吐涵明月,盈虚漾碧天。养源宗楚令,知味契伊川。赋罢临流兴,曲肱一枕眠。诗中“古榕潮汐地,百折绕平田”

---《老屋》---

w13.jpg

“四点金”是潮汕地区独特的村居,旧时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四点金”建筑格局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而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房间,一间作为厨房,称为“八尺房”;另一间作为柴草房,一般称为“厝 手房”;天井后边为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大房。

“四点金”的建筑构造方式是中轴线:前厅——天井——后厅。前厅两侧各一房,占据四合院的四角,这就是“四点金”名称的由来。

四点金是潮汕厝中比较经典、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它与北方的四合院格局基本相同,但形式又有所不同,四合院合而不相连,只是四排房屋相向,排屋与排屋相 接处形成通道。

w14.jpg
△书店首层/活动区

w15.jpg
△书店首层/活动区

w16.jpg
△书店首层/活动区

设计师将潮汕的特色建筑“四点金”以现代的设计形式植入到书店内部,通过门厅入口后进入内部“天井”,天井中央种植有榕树,后厅与两侧的偏房则是茶室与挥毫室。

w17.jpg
△书店首层/咖啡区

w18.jpg

w19.jpg
△《四点金》屋檐造型/书店夹层

书店内的四点金屋檐也仿照潮汕建筑中的“厝角头”造型。潮汕厝角头也称五行山墙,是潮汕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装饰。

厝角头是潮汕传统民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隐藏着大学问,不仅结合了相生相克的五行关系,它气势恢宏、高耸挺拔还为传统建筑增添了一份绚丽的艺术美感,体现了潮汕民居的文化底蕴。

w20.jpg
△书店首层/图书区

w21.jpg
△书店首层/活动区

在书店内部,设计师特意留出天井,使室内空间得以舒展。

w22.jpg
△书店首层/茶室

w23.jpg

w24.jpg
△《四点金》屏风门

布置在活动区与茶室之间的屏风就是为了遮挡路人和客人的视线,不致使屋里一览无遗。

安置在潮汕建筑院落头进的屏风,也有人称之为“反照”,屏风通常为木质,会雕刻各种吉祥图案作为装饰。除了屏风,在潮汕传统民居内部起到隔断作用的,还有屏门。屏门又叫隔扇门,是庭院内大厅与天井或檐廊之间的构件,既起隔断的作用,也有门的功能。每套屏门通常由6~10扇组成,具体视空间跨度而定,形制灵活多变。

---《老街》---

w25.jpg



  中山路位于老县衙前,为南北走向,全长约640米,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称宣化街,光绪十四年(1888)称大街,民国十五年(1926)改称中山路。中山路前身宣化街,昔日有23座牌坊,数量之多,在全国县城中实属罕见。

牌坊在揭阳也称“石亭”。作为华夏文化的重要象征,牌坊在周朝已存在,最初它只是门的称谓。唐代,城市采用里坊制,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把居民区划分成方块状,称为“坊”。“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门通行,门上常贴旌表(突出成就者事迹),这就是牌坊的原型。到明朝改用石砌,加叠层楼饰以花纹,才有今日所见牌坊之模样。

w26.jpg
△书店首层/文创图书区

中山路位于老县衙前,为南北走向,全长约640米,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称宣化街,光绪十四年(1888)称大街,民国十五年(1926)改称中山路。

w27.jpg
△书店首层/文创图书区

在贝叶斯建筑概念中,光的位置极其重要。“没有了光的幻觉,形体就失去了生命力,空间就显得无力。”所以设计师在书店文创图书区内,将中山路老街旧时的牌坊以现代的形式再现,用灯光与亚克力来重新构建这些毁坏了的牌坊,使过去和现在的时代痕迹缩到了最小距离。

w28.jpg
△书店外立面

w29.jpg

△首层平面图

w30.jpg

△夹层平面图

w31.jpg

△效果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进贤书城

项目地址:广东 揭阳

项目面积:1515㎡

竣工时间:2022年

主创团队:叶智杰 谢绍聪  廖力红  吴华荣

软装策划:广州品集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硬      装:广州润亿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摄影:江河摄影

w32.jpg

叶智杰 PAUL YIP

从事室内设计工作超过 10 年,拥有丰富项目经验,擅长设计书店、餐厅、酒店、商铺、会所、售楼部、商场等商业空间。

以完善的设计服务体系满足市场需求,以精准的手法呈现作品价值。并致力推动室内设计全程化服务,带动相关业务链条板块。从前置的环境评估,整体规划,空间设计,家具配置,再至软装细节等,将空间作品推升至艺术层次。

曾获奖项

2015年获 亚太设计师协会“阿克索杯”设计大赛优秀奖

2017年获 红棉奖室内设计奖

2020年获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银奖)

2020年获 40UNDER40中国(广州)设计杰出青年

2021年获 设计头条年鉴榜---年度优秀设计项目

2021年获  红棉奖室内设计奖

2021年获 筑巢奖

2021年获 “潮”设计奖

2021年获  40UNDER40中国(广州)设计杰出青年

2022年获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颁发《年度最美书店---广州楠枫书院》

2022年或 金堂奖(入围奖)

2022年获  40UNDER40中国(广州)设计杰出青年

2022年或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优秀奖)

—END—
w33.jpg

w34.jpg

ACE谢辉 / 北纬18°·日光:生活在可感知的场域中

w35.jpg

矩阵新作 / 绿城·金华望山隐庐生活馆:四季之境

w36.jpg

极简主义与梦幻光影 / Taller Aragonés

w37.jpg

w38.jpg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