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3 2 3 STUDIO--新生的房屋 北京892㎡住宅

[复制链接]
576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1.png

项目时间  /  2023.04
项目坐标  /  北京
项目面积  /  892 ㎡
总设计师  /  赵非
设计团队  /  陈然 陶姝含 韩丽娜 李洁

空间构思  

穹顶之家

该项目为建筑改造,景观,室内一体化综合设计,位于北京顺义区一个交房多年的别墅区,区内有闲适田园的自然景观。该项目为独栋建筑,三面花园环绕,共四层,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地下空间基本没有采光,地上空间露台过多造成使用空间的浪费和功能布局的不合理。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在尊重和保留建筑原有结构,特征和周边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翻新和改造,以满足客户居住功能和美观的使用需求。

“生长与共存”

建筑大师黑川纪章曾说:“好的建筑应该是与自然共生的”。我们在解决建筑问题的同时也在寻找一种有机的方式与自然产生链接,让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用纯粹的几何形体建立新的场所关系,再加上基底的消隐,使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建筑的主体是一个方形的混凝土盒子,从地下空间拔地而起向上生长。面对地下空间采光不好的问题,我们采用下沉庭院和天窗的设计手法,同时把地下空间的一整面墙打开,使原本地下封闭的区域也能拥有面向花园庭院的开放式空间。下沉庭院沿用了别墅区景观的设计理念,保留了建筑的景观和材质。

“光”

窗户作为室内外交互的重要载体,建筑外立面的重要元素,光的媒介,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原有建筑有很多露台和窗户,但是在北方,露台使用价值不高且室内采光不好。我们把露台纳入室内,通过分析现场的光照和景观分布,重新归纳和梳理了建筑立面与窗口的关系,在景观丰富的区域采用整体大面积的窗户形式,也建立了框景,把室外的景观引入室内,即让建筑与空间关系更丰富与多样,也模糊了室内外环境的边界,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

“静谧”

外部是纯粹的几何形体,走到建筑内部,我们想要的是更适合人体尺度的空间形态,更温暖宜居的居住环境,所以用极具雕塑感的有机形态重塑空间。通过整合楼梯,吊顶,立面窗口和沙发的功能,让空间更加的纯粹和干净。建筑内部有一个六米高的挑空区域和超大的落地玻璃门,门外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置身室内,仿佛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充盈。

“漫步”

建筑内部因功能区域的划分不同,生活场景和居住体验也不同,我们根据不同的动线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楼梯,丰富了空间的体验。负一层和一层主要承担了访客和家庭聚会的功能,我们把楼梯的入口接入下沉庭院,把居家动线和访客动线做区分,即保护了家人的隐私,又让客人感到舒适和便捷。二三层主要承担日常生活的功能,楼梯采用半通透的设计,既保证楼上卧室私密空间的隐私,也保证了楼下聚合空间的开阔。

当今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我们希望可以将有生命力的空间与科技相结合,在运用工业产品满足生活的同时,将自然和艺术赋予到建筑空间形态中,让使用者在内部空间也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d2.png
创作手稿 @ 非

d3.png
项目位置/Location

d4.jpg d5.png d6.png d7.png d8.png d9.png d10.png
空间分析/Space Analysis

d11.jpg
轴测图/Axonometric drawing

d12.png d13.jpg d14.png d15.png d16.png d17.png d18.png d19.jpg d20.png d21.png d22.png d23.png d24.png d25.png d26.png d27.png d28.png d29.jpg d30.png d31.png d32.png d33.png d34.png d35.jpg d36.png d37.png d38.png d39.png d40.png d41.png d42.png d43.png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