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李聪 & 陈书灏 • 莫干山蚕种场|历史保护建筑“化茧成蝶”

[复制链接]
653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1.jpg



-

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
我们有一种习惯
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

——当代艺术史家杰克逊
-


01




CULTURAL HOME


文化归宿


-





设计的价值在于更深层的文旅创新探索


重生是从前世到今生埋伏其中的内容核心





藏与劳作的生之热烈


蚕蛹破茧化蝶的涅槃


蚕种场的前世如今化为历史保护建筑


一代人的生活场景风化为历史遗迹


亦成为构成今生我们站立之时空的来时路





设计以此为路标去续述其中的未来故事


而又以社会公共属性与现代功能价值的加持


赋予了建筑空间新的生命力


历史文化与现代审美碰撞出别样火花


串联起前世今生的内容讲述





向回望,我们可找到文化归宿之方向


向前行,我们亦有精神标识之指引



d2.jpg





02


BACKTRACKING


弁 · 回 溯


-




历史尘埃追溯到莫干山德清蚕种场


曾是新中国自成立以来首个原蚕制种植基地


也是首个蚕桑试验场



地理位置优厚,毗邻京杭大运河


4700多年的蚕种历史


是其天时、地利、人和的天赋灵犀



  现如今 大运河依旧日夜繁忙


而蚕种场却已黯然失色


失去了早年的风光



历史留胜迹 我辈复守望


正是本次设计改造所承载的责任与情怀






d3.jpg


基地





d4.jpg


历史光影





d5.gif


改造前建筑样貌解析





守望情怀凝于一馆 红砖竹格封藏文脉


以历史的印记为序章


我们得以乘着昨日的积淀为滋养





以具象之形态,写入建筑与空间的观感


以重生为理念,隐伏于文旅内容之型格


过去与当下 穿越时间 悄然共鸣



d6.jpg





03


EXPECTATION


弁 · 展 望


-




本次改造是一场「历史与当代」的联结


建筑有自己的语言


以其特殊的方式记录故事、存留情感



也许时间会无可避免地催老了建筑


去丰盈了历史的文化传承


设计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


更是以一技之长去延续重生



守护这一年轮里的时代变迁


让历史精神焕发出新的活力



d7.jpg





d8.jpg





文脉在新旧两个时代的链接是思考源起

一身两任 一元两体则是设计的表达


党群服务中心和法式西餐厅的特色融合

让这一建筑完成了新旧时空的交接

双重属性 一脉相承

-

d9.jpg



d10.jpg



莫干有馆 依山傍云 隐入人间

朝暮的山景之美是自然的恩赐


而此行设计的责任在于

唤醒历史的文化内核与精神


让这天赋灵犀之地从历史走向新生

更向广阔的世界昭示

其文脉澎湃不息的与时俱进

-

d11.jpg



04


NCIENT&MODERN


㭊 · 古咊今


-




设计挖掘了建筑最隐秘的缘起


以新的表达语言赋以其今生的发展格局


春蚕蜕变为华锦的纯粹不辍


新生为西餐+音乐酒吧的商业空间体验



于是 不朽之历史传承


因当下生活焕发的商业价值功能需求


独有的空间趣味 新生的空间内容


以崭新的面貌重逢在这一时空


自然而然且无可替代



使用者在别处体验不到的空间趣味性


同时也为商业空间的品牌赋以重要的价值

-



d12.jpg





d13.jpg





d14.jpg





建筑体与空间的对称以及独有的阵列形式

以时空的转场从历史穿越到当下

在视觉上反复强调着秩序之庄严 之崇敬


赋予到来者尊重的礼遇和仪式感

而究其背后深层的设计表达逻辑

仍是以文化去叙事框架下的历史脉络唤醒

-

d15.jpg



05


DERIVATION


㭊 · 衍生


-




设计将展望埋入了承上启下的立意里


于是往事有迹可循,当下无限可能





链接,衍生,是古与今融合的关键词


这一核心被提取为建筑相关的元素


以强化该建筑原生的内容与秩序





而新的表达方式的探索


则来源于其新的功能业态之满足


莫干山党群服务中心+销售空间的双重功能





与保留该建筑框架内涵二者的平衡


让设计在不断探索守护与衍生的临界点

-



d16.jpg





d17.jpg





d18.jpg





d19.jpg





d20.jpg





d21.jpg





于同一方土地上 新的功能形态已成


沿着历史文脉书写着当下的功能审美与文化交替


社会公共价值与商业的功用被巧妙融合


成全了一枝花两朵的独特意境


也承载下文旅能够被可持续推动的考量

-



d22.jpg











d23.jpg





d24.jpg





d25.jpg





d26.jpg





d27.jpg





以今世的体验与审美为名 静坐其中


却因时空交错而逐渐生出模糊的界限





人与建筑 人与自然 人与时空产生对话


历史的印记于纹理扑面而来



d28.jpg





d29.jpg





d30.jpg





时间所记录的内容始终是其中之主线

红砖柱廊与蚕簇格如形随形于每一处


材质的相会 可以小格透视大世界

光线四时皆被邀入其中


磅礴的历史感经设计情境的提点呼啸而来

加持了西餐与音乐酒吧的商业空间体验

赴一场现代观感的共情

-



d31.jpg





d32.jpg





d33.jpg





光是时间之永恒 万物之原力

从前世起 以光年奔赴至未来

点燃了今生之光景


材质更替 情怀承传

时光变迁 信念依旧

-



d34.jpg





06


MEMORY


實 · 衍生


-




建筑丰富遗产和原始细节被保留


维持了这座建筑的时代印记



建筑原始的红砖柱廊


及“暴露”原建筑外立面材质





在旧的粗糙外墙体


和新增状态之间创造了动态对比


归于自然的竹编元素的加入



将蚕蛹化茧的艺术


从外建筑至室内进行有机融合


共同延续着蚕种场的文化底蕴

-



d35.jpg










d36.jpg





d37.jpg





d38.jpg





刻意模糊环境与建筑之间的界限

与此同时结合汀步

也方便人们行走其中


通过与建筑周边微景观的互动配合

丰富了人们的感官体验

-



d39.jpg





竹林 石砾 木纹 穿过石砾与时间的缝隙


以新鲜的生命形态汇聚于建筑空间中





如同当年孕育于这一方水土之上的蚕蛹


一层层褪去在时间里磨砺的陈旧皮壳

-



d40.jpg





d41.jpg





d42.jpg





破茧成蝶的蜕变 华美锦缎的面世


都浸透着一点一滴成长的生命力





红砖柱廊 簇格排列


山水相依 守望相助





万物之自在灵性


静山之纯粹返璞


守护并使之重生


成为设计专一的信念

-



d43.jpg





d44.jpg





万物之自在灵性


静山之纯粹返璞



守护并使之重生


成为设计专一的信念

-



d45.jpg





d46.jpg





d47.jpg





d48.jpg





水中汀步的设计


是功能与什么兼得的高度统一





于心理上暗示引导


实现行为动线上的无形分流


于视觉上达成连贯





消除绿地、砂石或水面等


多元素可能造成的割裂感


最终增强建筑外部的完整统一性

-



d49.jpg





07

PURE


實 · 纯粹


-




生命力是由古至今最震撼人心的牵引


隔着萌生与逝去 穿越已历和未知


串联起过往 今下与未来



设计将神秘与浪漫的生命力注入其中


在浪漫主义的色彩下 若建筑是蚕的外壳



那室内空间就是


在蚕壳包围下纯粹白净的蚕丝


无需繁复装饰 纯粹 隽永而磅礴

-



d50.jpg





室内一楼的咖啡厅取曲径通幽之意境

将曲直结合的动线处理

融入于周边之造境

严格之布局彰显秩序


委婉之含蓄润心于无声

入眼 入心四野通透

于景 于境皆是趣味

-



d51.jpg





d52.jpg





光可分时间 也可做尺度

二层的场景在晨昏明灭里

各自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和诗情

昼可做餐区 夜则为live house


隔着历史的那些妙手匠心

寄托着美好的那些生之响往

以另一种形态 鲜活地活在当下

-



d53.jpg





隔着历史的那些妙手匠心

寄托着美好的那些生之响往

以另一种形态 鲜活地活在当下

-



d54.jpg





d55.jpg





08

ANALYSIS DIAGRAM



分析图


-



d56.gif


d57.gif


















d58.jpg


-



在整个建筑改造过程中,让新旧两个世界能够完美走到一起,不仅仅是我们展示形式上的立意。传统与现代相遇,历史与未来相融,通过对建筑策略性的「重生」&「再造」,让这座嵌在小镇中的旧址,获得超其原本条件的价值,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是一种现代文化的融合,希望人们在此静处,知其来处,得其所用,感其所寄。



-




INFO



项目名称:莫干山蚕种场历史建筑改造


设计单位:立造建筑  艾集建筑  宇合光年


设计团队:李聪(建筑)陈书灏(室内)


设计顾问:张耀天


项目地点:中国 莫干山


项目面积:1550m2


项目摄影:陈荣坤  李聪  金选民




关于【立造建筑LZAD】



立造建筑是一家主打深度思考与创意的设计公司,立足于建筑与空间研究,导向于链接历史文化,人文体验,其在文旅设计板块、社会公共项目、特色商业空间品牌打造上,拥有独特的创意理念和价值贡献。团队成员来自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软装设计、平面设计及艺术等多领域,多维度的专业视角,善于挖掘建筑与空间原生特质,以综合专业考量,传递人文设计的理念,创造差异化的建筑与空间设计型格。于设计理念上,我们坚信建筑与空间设计创造的价值,承担着探索建筑与人文,建筑与历史,建筑与传承及人与人在环境中的相互链接,所衍生出的内容。我们以担当建筑与空间设计的社会职责为己任,不断突破新的可能;在纵向和横向的各个维度之间,以专业角度探索事物的本质,关注当下生活,承载物质与精神的流动与循环。如果要给我们在这个时代定义一个角色,我想是——让梦想与现实编织在一起的践行者。



关于【EDGE ARCHITECT上海艾集建筑】



EDGE ARCHITECT上海艾集建筑是具有国际背景的年轻设计团队,由意大利米兰设计背景的陈书灏创立。EDGE ARCHITECTS艾集为建筑和室内空间研发先锋型解决方案。我们擅长于打造先锋性公装商业空间。我们认为,成功的设计来自对建筑选址与定位、城市与文化、人群与肌理、以及商业模式与市场趋势的综合考量。在设计初始,建立于国际化的背景和逻辑思路,我们跨学科的团队展开对项目的创新型研究,提供先锋性的设计解决方案和市场调研分析,研发和创新更先锋的设计思路和空间表达。这使得EDGE ARCHITECTS可以更为客观并宽广的视角提供“一站式”服务。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