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西水湾路工作室--设计师孙闻良自宅 嘉兴143㎡高层公寓

[复制链接]
532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1.jpg


设计师孙闻良的自宅位于浙江嘉兴的一处高层公寓,这里是他生活与工作的地方。房子的西边和南边是一个很大的湿地公园,为了不辜负这样的景观,在设计自宅的时候,他尝试对空间里的光线和视线进行了「控制」,不同肌理和表面处理的面砖、不锈钢和木纹饰面的体块打散布置在空间中,看似随意,其实经过精心的计算,从而利用不同体块的厚度,来调整房间的比例和方向,最终达到设计师想要的「操纵」光线与视线的目的,将城市景观尽可能的纳入空间中。



一起来看看吧!




《房间之间,平芜尽处是春山》
户型  3室

面积  143㎡

花费  76万

位置  浙江 嘉兴



d2.jpg
△ 窗外的石臼漾湿地公园

基地南面是封闭式管理的湿地公园,早年曾作为嘉兴地区的水源地,再往南就是秀洲区的商业地段。


d3.jpg
△ 原始户型图

原始户型图的布置对应了日落而息。静态的房间围绕着一个集成的客厅,房间很多。


d4.jpg
△ 改造后的户型图

我的空间需求也很多,要在这里生活12小时,工作12小时。这里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残缺的被解构出来的一部分,所以再分别设置独立的区域就显得小题大做了,干脆把生活和工作混合摆在一起



罗列出来,我至少需要:两个卧室、一个中厨、一个西厨、一个3~4人小餐厅、一个聚餐的大餐厅、一个可以偶尔联合办公的房间、一个视频会议不打扰其他人的房间、一个看电视的房间、一个可投影的房间、一个室内阳台、一个室外露台。



我们有一个生活经验,当把一个功能放在一个房间里的时候,定义空间的是功能。当把一个功能拆解放在不同房间里的时候,定义空间的是行为本身



这样两种正向和逆向的思路打通了这个混合空间的壁垒。于是我们可以在一个房间里边生活边工作,就像在家里一样,可以不停地在各个房间之间活动,就像在城市里一样。



d5.jpg

于是,行为的自主性让所谓的流线变成了「多元宇宙」,空间的使用模式在不断变化中自洽。


d6.jpg

光线和视线的控制是本次设计的一个尝试。同质化处理的门、墙、柜体相互组合,把过多的生活气息过滤掉了。不同肌理和表面处理的面砖、不锈钢和木纹饰面的体块打散布置在空间中,使得每个房间都存在一面收纳。同时利用体块的厚度,调整了房间的比例和方向,也控制了光线和视线的流通


d7.jpg

例如:夕阳洞开了外窗,斜穿了客厅与餐厅,显现在吧台和厨房的一角,也正是烧饭的时间。正是这些体块之间的缝隙捕捉到了适量的光线,让它们完成了在空间中的旅程。


d8.jpg

再如:卧室虽与客厅相连,得益于严格的视线控制,其私密性无需依赖门的开合。


d9.gif

又如:在从北到南轴线上的空间序列中,将西边房间中的活动场景布置在视域之外,在视域内留空。缩短了身体与景观的感知距离,在行走时被折叠的空间一层层地打开。


玄 关
d10.jpg

玄关处狭长昏暗,反衬出内部的开阔明亮。


客 厅
d11.jpg

为了将周边的光线和景观顺利地引入到空间深处,全屋做了平吊顶,并接受了2.380米的室内净高,同时避免了消极的结构表达。顶棚是滚筒刷的,看上去略有金属光泽。地面采用了石英砖,表面有凹凸纹理,赤脚踩在上面很舒适。


d12.jpg d13.jpg


安静的平吊顶尽可能「心无旁骛」,因为空间使用和生活习惯的原因,没有大面积均质照明的需求,故以落地灯,台灯,吊灯,壁灯等针对性的光源为主,协调在柜体中的灯带作为辅助,偶尔才会打开面光源。


d14.jpg

客厅地面是一张紧实的巴西奶牛皮,这个皮的花纹是黑白的,有点像罗夏的面具。



d15.jpg

“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一个空空如也的中枢,平时是工作的地方,坐在这里可以参与大部分房间的动向。偶尔聚餐,长桌可以坐8个人。过节的时候家里老人会在这里祭祀上供。


d16.jpg d17.jpg


这张漆黑的中式茶桌成为了全屋最中心的家具。情感上的似曾相识,和场景中的似是而非混合出了一些戏剧效果。它提供了四个固定的观看的视角,同时作为两个房间的「限位器」,也单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领域。


d18.jpg

主空间中的软膜天花抽刀断水地分隔了四个房间,也同时为四个房间提供照明。


厨 房

d19.jpg


墨绿色条砖的岛台是一个操作平台,台面是一块5厚的和纹钢板,可以在这里做一些饮料和手工。定制的面光源提供了无暗区的照明。


d20.jpg

作为内部空间「构造物」的景观和具有人体尺度的抽象体块形成了可辨的二分,互为裹挟。形成了城市之间的房间,和房间之间的城市。


d21.jpg

中厨很小,够一个人转身操作。用白色的烤漆木板包裹所有设备,方便清理。


餐 厅
d22.jpg

身处半围合的房间之中依然可以感受到稳定的包裹感,又能在行进时摆脱四壁的束缚。餐厅的墙面使用了芬琳的磁性漆和黑板漆,可以在上面临时固定一些图画,因为这里偶尔也作为独立办公室使用


d23.jpg

餐‍‍‍‍‍‍‍‍‍‍‍‍‍‍‍‍‍‍‍‍‍‍‍‍‍‍‍‍‍‍‍‍‍‍‍‍‍‍‍‍‍‍‍‍‍‍‍‍‍‍‍‍‍‍‍‍‍‍‍‍‍‍‍厅的吊灯选用了Artek的Beehive pendant,因为空间中借用了Alvar Aalto墙砖的铺贴逻辑,所以买了他的一个灯向他致敬。圆桌来自于Herman Miller,椅子分别是Thonet S43和Camerich Baiana。靠墙的字画是鲁大东的书法作品《东阳酒西湖蟹》。将现代家具和传统字画摆在一起,就像东阳酒和西湖蟹是穿越时空的交互



书 房
d24.jpg d25.jpg

搬家迁过来的几件桌椅状态良好,又尝试用一块1220mmx2440mm的红色胶合板做了一条窗台,一块桌面,一把凳子。另外又购置了一些,以求达到整体的统一和局部的变化。同一格调(品牌)的家具分散布置在不同的房间中,选取若干(品牌)进行组合,单一房间中则呈现一种关乎色彩、材料、形式的拼贴效果,避免了成套原配家具与整体空间之间的的格格不入。


d26.gif

利用两面90°交合的移门去定义空间。柜体的缺口是一面玻璃隔断,透过隔断看到的是切出来的局部软膜天花,就像窗前的半轮圆月。


d27.jpg

单人沙发选用的是Vitra的Fauteuil de Salon,橙色的羊毛布料与木饰面色调接近,整体营造一个柔和的阅读环境。


卧 室
d28.jpg d29.jpg


站在客厅可以看到衣帽间两边柜体和全屋唯一木地板所形成的柔软的效果,示意空间的过渡。视线终点是一张契里柯画作的复制品。朝南的柜体是个梳妆台,未怼到墙,白天可引自然光将这面墙打亮


d30.jpg

衣帽间用软膜天花和半高的柜体模拟了弄堂的意向,在玻璃的映射下为隔壁的卫生间提供照明。较之光源,软膜天花更像一种材料,它像阳光一样普照,表达自我,与对象无关。卧室顶部三角区域未做吊顶,协调了空调回风口和一排灯管。因为有400mm的深度,几乎看不到光源。打在床头的自然光和三角区域的人工光在这里交汇


d31.jpg

正对着床的红色手工砖就像脱离了画框的一幅至上主义画作,致敬了马列维奇。卧室的地砖采用了深蓝色的通体砖,与红色的条砖,柜体的木饰面共同完成了与外部空间相呼应的色彩搭配。


卫 生 间
d32.jpg d33.jpg d34.jpg


不同于处理往常被框定于窗洞中的局部景观,房间中窗地比较大,视野平远开阔,兼具城市意向和自然意象。朝南的盥洗室采用的是墨绿色的手工砖,砖表面的凹凸肌理在阳光的映照下与室外的绿意阴翳融为一体。在浴缸上面沿对角线设置了伸缩晾衣绳,处于视线盲区,避免在其他空间中看到。


d35.jpg d36.jpg



卫生间采用长条分布的格局,后期如有需要可以加装隔断形成三分离。侧高光来自于自然光或衣帽间的软膜天花,这道光让一个局部空间成为了整体的一部分。



d37.jpg


△卫生间灯光设计剖面草图,从房间外部引入自然光和人工光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