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肃画建筑ADWANGStudio--上海太原邸公寓75㎡

[复制链接]
605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1.jpg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街道树木茂盛,小区水景灵动。委托肃画建筑ADWANGStudio的业主是一位对品质有追求,审美极其克制的生活家,他希望用最少的材料,最朴实的设计语言,做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充满高级感的生活空间。



d2.jpg





01

玄关
d3.gif


进入室内,左手边是一个斜顶的鞋柜,倾斜的顶部与天花的弧度相互呼应,并减少了空间的压迫感,保持了天花造型、风口和灯光的整体性。


d4.jpg



墙面细部▽



d5.jpg





02

客厅

d6.gif


整个项目室内面积不大,设计上化繁为简,借以保持空间的质感:外表平静,却承载了生活的丰富。全屋的地面全部使用一种材质,且完全通平。白色乳胶漆,浅灰色地面,搭配浅色木纹机理穿插其中,让空间温暖而舒适。▽



d7.jpg



d8.jpg



d9.jpg



独特的软装家具在空间中也发挥了独有的气质,尤其是胡桃木的茶几,就像积木一样可以旋转变换。▽



d10.gif



d11.jpg



d12.jpg



肃画建筑ADWANGStudio对极简的理解:

极简不是一种设计风格,而是一种工艺标准。所谓少即是多,前提是大量的技术沉淀,功夫都下在了看不见的地方,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所呈现出的空间是真正的简约而又极富质感的,否则那不叫简单,而是简陋。▽



d13.jpg



d14.jpg



微微翘曲的天花,灯光渗透下来,呈现锐角的边缘,简洁有力。施工完成度几乎达到了产品级别。▽



d15.jpg





03

餐厅
d16.jpg



水磨石质感的墙壁,跟地面的浅灰色,墙面的乳胶漆的白色,相互辉映,质感层层递进又相似和谐。▽



d17.jpg



d18.jpg



整个项目,我们把施工误差的控制做到了1-2毫米。例如:图片中嵌入式的餐边柜部分,正常情况下是每道工序一毫米误差,三道工序就是三毫米误差。而我们做到了水磨石,人造石,木作柜体,三部分结合之后只有1毫米误差,这几乎是极限操作。每一个追求极致工艺的背后,都是耗时,耗力,耗心的过程,我们为了精进一毫米,付出了10倍20倍的努力,也许理论上1毫米以内的误差我们永远做不到,但是我们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d19.jpg



d20.jpg





04

厨房
d21.gif



厨房内拥有大量的储物空间,可以满足各种收纳需求。▽



d22.jpg



d23.jpg





05

过道


d24.gif



素雅,干净,简洁的线条,是室内的主旋律,所有房间门内门外也都做到完全通平。▽



d25.jpg





06

卫生间
d26.jpg



d27.jpg



卫生间的整体感非常好,地面墙面材质统一,线条灯光的运用勾勒出空间的氛围。▽



d28.jpg



d29.jpg





07

主卧
d30.jpg



d31.jpg



d32.jpg



d33.jpg



d34.jpg



d35.jpg



灯光细部▽



d36.jpg





08

次卧


d37.jpg



我们相信,建筑师不应该只关注三维空间,这是基本功,也是最低底线,更高层次的追求在于第四个维度,也就是时间。我们会为业主预先考虑好未来生活的可能性,即冗余设计,也会全力保证,项目涉及的所有材料,工艺,设计逻辑,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d38.jpg



d39.jpg



d40.jpg



书桌抽屉的体量直接插入墙里,并跟墙面共面,同时跟墙体保持3毫米的缝隙。竖直的伸缩缝在起到防止墙面日后变形开裂的功能同时,也是对面衣柜的厚度的延长线。▽



d41.jpg



d42.jpg



墙面细部▽



d43.jpg



d44.jpg



d45.jpg



d46.jpg


平面图▽



d47.jpg


项目地点:中国 上海

项目类型:私宅- 室内设计

设计面积:75平方米

设计时间:2019.12-2021.08

建筑事务所:肃画建筑ADWANGStudio

主持建筑师:肃画

灯光设计:肃画

施工团队:珩创空间

摄影:肃画




d48.jpg

肃画



ADWANGStudio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ADWANG小教室,联合创始人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有建筑、景观、室内、平面,多专业学习和实践背景。曾先后实习工作于先锋事务所DUO和penda。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开始,便一直参与中国的建筑实践,秉承设计概念应与社会实际问题统一的设计原则,其作品在Archdaily,gooood等各大国际建筑媒体发表。同时注重产研学的结合,担任留学作品集培训老师以来,经其培训和指导过作品集的学生,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UCLA、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建筑学院、TUDelft、UCL、香港中文大学、RMIT等国际名校的offer。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图文热点

更多

社区学堂

更多

客服中心

400-800-8888 周一至周日 8:30-20:30 仅收市话费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